2006年12月26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海岛反腐“少帅”王彬
浙江省首届“十佳检察官”传略
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姚海波

  他,个头瘦弱,说话轻声细语,初一看,白面书生一个;
  他,反贪十年,威震舟山群岛,实则一个坚强的“反腐斗士”;
  他,30岁不到,便以政委身份主持舟山反贪工作。四年后,他已是全国优秀反贪人才,跻身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级侦查人才库;
  他,就是人称“少帅”的舟山市检察院反贪局政委王彬。

  追查房产证  揪出了贪官真面目
  与王彬交过锋的对手一开始往往被王彬的“书生”形象所迷惑,而一旦领教过王彬的能力,除了低头认罪别无他法。
  原舟山市电力公司副经理潘某就是其中一个。在侦查电力公司下属物资公司经理案件时,检察机关掌握了潘某收受贿赂的初步证据。一开始,自以为准备得“滴水不漏”的潘某死不承认自己受贿,被依法刑事拘留后,眼看逃不过,只交代了反贪局掌握的部分受贿情况,对其他经济问题闭口不谈。
  王彬及时调整侦查思路,展开外围调查。反贪人员发现,潘家有四本房产证,其中三本所有人是潘妻,另一本是潘的小舅子。据查,潘的小舅子已出国,他的房产证怎么会在潘家?潘的说法是,小舅子借了他家的钱买房,故将房产证留在他家作抵押。
  但细心的王彬早已留意到,这是一套位于寸土寸金繁华地段的城市店面房,购买日期在工资水平还不高的七八年前,同为工薪阶层的潘及他的小舅子根本无力问津。于是,王彬跑到房地产公司一查,还真让他发现了证据。
  原来,为这间店面房付首期款的是一家民营公司。掏了37万元购房款的该公司董事长最后坦言,买这个房子正是为了“感谢”潘某当年的“关照”。一条逻辑严密的证据链牢牢锁住了这37万元赃款。
  最后,检察机关的指控全部得到了法院的支持,潘某因为收受贿赂50多万元而锒铛入狱。潘某受贿案也因办案质量高、效果好被省检察院评为2004-2005年度全省八大精品案件之一。

  连夜查老账  群众的案子快速办
  2001年,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王彬独立承担了一件大事:接待一件久查未决陈案的上访人员。
  定海城北村的村民对财务状况一直不满,认为村支书和村会计两人有贪污嫌疑,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,但因是陈年老账,账目混乱,终无结果。这次,正好赶上村级班子换届,看到大量白条报吃喝账,村民的怨气再次爆发。上百名城北村民直奔舟山市检察院反贪局,点名要见局领导。
  上百名愤怒的村民围住了检察院的大门。时任副局长的王彬挺身而出,把群众请进接待室。经过一天的接访,王彬决定连夜到村里去调查。这个夜晚,他打着手电跟村民一家家走访调查,将被群众哄抢散开的村财务账本一本本收回。历时五年的老账,光账本就有60多本,摞起来比王彬人还高。
  天一亮,王彬把账本拉到检察院,开始没日没夜地查起账来。王彬认真仔细地审查,终于在一条村道建设工程账目中发现了蛛丝马迹:计划造价才5万元的小工程,开支的总额达62000多元!多出的一张12000多元领款条上的签名笔迹也有问题。这会不会是冒领的?
  经过深入调查,老奸巨猾的村会计在铁证面前,不得不承认自己模仿村支书和领款人的笔迹,分笔从村里冒领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。王彬当初对上访群众作出的“有贪必抓”的承诺兑现了。

  不惜得罪人  也要维护法律公正
  在反贪的战线上,王彬先后主办和指挥查办了62件职务犯罪案件,其中要案25件,查处涉案的副厅级官员1名、正处级官员11名、副处级官员13名,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500多万元。身经百战中,最考验他的还是办案中的人情关。
  2002年上半年,王彬承办舟山某建筑公司经理郑某涉嫌贪污受贿案。一见面,王彬心里咯噔一下:这个郑某居然是熟人。郑某的岳父和王彬的父亲有三十多年的交情。
  果然,郑某妻子的电话不请自来,先是要求不要查了,接着说要么退赃就不要退了,最后提出能否搞个立功之类的。王彬一样都没有答应,反过来劝她帮着做工作,对方气得把电话搁掉了。没多久,王彬父亲的电话也来了,要求王彬回家一趟。王彬估计是为郑某的事,便以工作忙脱不开身为由回绝了父亲的要求。在王彬的耐心教育下,郑某的认罪态度发生了转变,除了主动退回虚报冒领的8万元工程款外,还交代了自己受贿8万元的事实。
  此案之后,王彬的父亲多次要求王彬换一个科室,不要再干反贪了。王彬笑笑说:“你儿子天生就是干反贪的料,得罪了几个人换来了法律公正,值!”    

  “十佳检察官”语录·王彬:“办案现场就是我的家。”